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要闻 > > 
面积更大,底气更足!-今亮点
来源: 吉林电台全媒体资讯中心      时间:2023-02-08 19:10:54

早春的松原晴空万里,查干湖镇图那嘎村东边的田地里,驻村第一书记雷广阔正忙着检查土地状态。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北汉子,雷广阔扎根农村的两年多,做的最多的就是带领全体村民扩大土地种植面积。

“目前,这里一共有628公顷田地。将秸秆全量或者部分还田之后,能增加土壤肥力,春天播种时再用免耕机豁沟。”雷广阔一边说,一边蹲下来用手扒拉着还略显僵硬的黑土,详细地解释了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性。


(资料图片)

今年是这里采取保护性耕种的第三年,雷广阔切实体会到了耕地的增加意味着财富的增长:“去年,产达到每公顷24000斤左右。今年,我们合作社一起种粮,每公顷能产26500斤左右。”

松原市地处黄金玉米带,秸秆还田量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位。耕种面积的增加也为粮食深加工企业也带了福音。

在位于松原市经济开发区的“天赋予食品有限公司”鲜食玉米加工基地的包装车间里,工人们将一个个真空鲜食玉米打包、装袋、封盒,发往全国各地。

公司董事长扈俊豪说,随着保护性耕作的面积扩大,相应的合作社、家庭农场、种植大户,就会给加工厂供给更好的原材料:“我们的产品在全国各地都很受欢迎。我们都是订单种植,老百姓没有风险,种完地就知道自己赚多少钱。”

2023年,吉林省将加快推进良田建设、盐碱地综合利用、水利保障、种业振兴等八大工程建设,打造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核心区,全面实施“千亿斤粮食”产能建设工程,深入推进“黑土粮仓”科技会战,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3500万亩,新建高标准农田378万亩等一系列工程。

松原市农业农村局农机科长李树勋说:“保护性耕作能够有效地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,提高土壤肥力,减少作业次数。农民的投入少了很多,也增加了收入。”

记者:马也 潘振铎

编辑:陈昕 果味

吉林广播电视台 | 吉林大喇叭

工匠精神|吉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制造

标签: 玉米秸秆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X 关闭

X 关闭

观点